黎平縣四舉措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

為認真貫徹落實***、***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的戰略部署,黎平縣堅持把“三農”問題作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,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,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,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。
一是強化組織領導,凝聚工作合力。嚴格按照全縣“一盤棋”的要求,建立“政府主導、部門主推、鎮村聯動、群眾參與”的工作機制。由縣長負總責、分管領導直接負責,由農業部門牽頭,聯合發改、財政、自然資源、水利、環保等涉農部門組建專班,共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;深入鄉村廣泛開展宣傳培訓,大力宣講高標準農田建設,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營造良好氛圍,并廣泛發動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到項目測繪、設計等相關過程,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“如民所想、如民所望”。
二是強化規劃引領,強力推進實施。深入調查研究,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需求,進一步突出建設重點,科學編制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,確保前期規劃做到“四個結合”(土地流轉相結合、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、產業發展相結合、鄉村振興建設相結合);重點在中潮、洪州、敖市等基礎條件較好集中連片的壩區開展高標準農田示范建設,大力推進田塊整治(田塊歸并)、土壤改良、道路整修、農田防護等措施。目前,全縣已建設高標準農田項目116個、實施面積共8.99萬畝?!笆奈濉逼陂g,黎平縣計劃完成200畝以上45個壩區和15度以下50畝以上田壩共計9.8萬畝高標準農田達標建設,進一步夯實該縣農業現代化和糧食安全基礎。
三是強化底線思維,嚴抓農田管護。明確農業部門主體責任,壓實鎮村管護責任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觀念,對建成的高標準農田,全部劃為基本農田,實行特殊保護,開展綠色農田示范建設,構建農作物病蟲害防控體系,大力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,逐步減少化肥、農藥的使用量,推動耕地質量穩步提升、農田生態不斷改善;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,嚴禁違規占用耕地,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,深入推進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行動,堅決遏制高標準農田“非農化”“非糧化”,推動全縣2020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44.15萬畝。
四是強化激勵扶持,提高綜合收益。扎實推動惠農政策直達農戶,持續抓好惠農政策兌現落實,鼓勵扶持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3家。2020年以來全縣農戶自購微耕機達3000余臺,2021年春耕生產全縣可投入的微耕機達15000余臺,大中型拖拉機(旋耕機)36臺,推動全縣水稻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5%以上;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推動品種培優、品質提升和標準化生產。以穩定水稻種植、提高糧食單產為前提,采取“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發展模式,大力發展“稻+”產業,提高高標準農田壩區復種指數和產業覆蓋率,因地制宜在中潮、肇興、洪州、壩寨等鄉鎮實施“稻菜”輪作以及“稻魚鴨”“稻魚蛙”等“稻+”綜合種養產業,推動重點壩區綜合畝產值達8500元以上,全縣“稻+”綜合種養面積達到22萬畝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