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都縣九阡鎮一名駐村干部的初心獨白

算算時間,我駐村已一年有余。在2019年3月份的駐村干部大調整中,我被選派到九阡鎮月亮山村任駐村干部,懷著忐忑和激動的心情,我加入到浩大的駐村隊伍中。從機關到駐村,崗位的轉換,為我的成長增添了一筆不可或缺而又十分厚重的人生財富。
初到九阡,迷茫圍繞著我。懵圈和疑惑,可是說是我剛駐村的狀態。我一開始不停地問自己,我在村里能干嘛?我要如何開展好村里的工作?我能適應村里的工作嗎?這些疑問不停地圍著我。雖然在駐村之前經過一些培訓,但理論轉變為實踐還需要一個過程,駐村后,我切實體會到“調整心態,轉變角色”這八個字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。
云霧漸散,使命激勵著我。在駐村之前,我是一名黨建辦的工作人員,突然來到村里,一顆浮躁的心還得不到安放,莫名的“恐懼”縈繞腦海,但看到干練的支書、主任以及戰友們在繁重的工作中的從容,我不經意間想到了******出席全國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工作座談會時的講話:“越是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干部,越要放到艱苦環境中去,越要派到改革和發展的第一線去,讓他們在實踐鍛煉中增強黨性、改進作風、磨練意志、陶冶情操、提升境界、增長才干”。
(圖為:第一書記在田間地頭跟農戶交談)
我始終認為吃苦耐勞是人生奮進的“風帆”。在艱苦環境的“大熔爐”里,要有“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”的雄心,而且要有“苦其心志”“勞其筋骨”的思想準備和腳踏實地、求真務實的實干精神。只有發揚實干精神,夢想才不會成為空想,落實才不會落空。作為青年一代,要到艱苦環境墩苗礪煉,到條件艱苦、矛盾復雜環境中錘煉黨性、提升本領、增長才干。
慢慢地,我開始沉下心去摸清村情。我開始和老隊員去走訪,這里是上板甲,這里是姑城、這里是水棒......每多認識一個村民,每多認識一個村民組我都感到無比的興奮,感覺自己離這里的村民又近了一步。我了解到月亮山村有13個村民組,572戶,2705人,黨員60名,貧困人口282戶1399人等等,數字雖然簡單,隨著了解到的情況不斷增加,掌握的知識越多就越有利于工作的開展。召開院壩會宣傳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、召開黨員大會、宣傳如何防治非洲豬瘟、協助完成貧困戶“清零”工作、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工作、張貼低保公示名單、解答群眾的疑問......一樁樁一件件都讓我慢慢地轉變角色,融入到駐村生活中??此坪唵蔚臄底?、常規的走訪、平凡的座談、上墻的公告,凝結了作為駐村干部應盡使命的每一次踐行。
(圖為:駐村干部入戶排查“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”情況)
牢記初心,駐村豐富著我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,是我駐村的啟明燈,無論身在哪個崗位,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就是初心。初心聽起來過于“高大上”無法觸摸,不少人會不由自主地發出“初心在哪里”的感慨,但初心是立身之本、力量之源、正氣之魂。盡管對初心的追求頗有“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”的神圣感,至少現在我認為我的初心就是用心用情工作。
(圖為:網格員與群眾一起收割稻谷)
把群眾當親人,用心去傾聽民聲。秉持“于細微之處見真章,于平凡之中見偉大”的篤定意志,開闊眼界,拓寬思路,不再局限于一個辦公室的工作,更多地為群眾思考,為群眾發聲。群眾利益無小事,一枝一葉總關情,思想上尊重群眾、感情上貼近群眾,始終把群眾裝在心里,當好群眾的聽眾,多聽勤記。
把群眾當老師,用心去審問慎思。學問之道,不僅在學,還貴在問。虛心向群眾求教,勤于向實踐求問。帶著群眾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刻的思考,特別是群眾關注的熱點,站在群眾的角度,多去想想為什么,及時回應群眾,才能解除群眾工作中的“疑難雜癥”。
(圖為:駐村干部在疫情期間入戶排查群眾健康情況)
用腳丈量大地,用心服務基層。“不下***海,難得夜明珠”。把干實事、求實效作為干事的標準,說千萬句話不如做一件實事。相對于聽,群眾更喜歡看見實實在在的東西,只有秉持說到做到的原則,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就能贏得群眾的尊重和信任,才能做好政策的宣傳者、群眾的暖心人。
俗話說“人在事中練,刀在石上磨”,深入基層、深入群眾,與群眾“一塊過、一塊苦、一塊干”,磨練意志,努力成長為忠誠、干凈、擔當的好干部,積極投入到月亮山村的發展建設中去,這就是我為建設更美的月亮山貢獻力量的源泉。